编者按:本学期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开设了面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素质课程“行业研究前沿”,课程邀请八位业内顶尖分析师为同学们面对面讲解行业研究方法与前沿探索,主要覆盖宏观研究和精选热门、重点行业,并结合嘉宾研究经历、行业前沿问题开展讨论,以提升学生的经济、金融和行业研究素养,开拓思维、启迪思考,为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021年11月4日晚,“行业研究前沿”课程在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304室开讲。申万宏源证券固定收益总部总经理范为先生作为第四讲主讲人,以《疫情之后:全球经济金融模式之重构》为题与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本次讲座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锁凌燕教授主持,来自经济学院及学校其他院系的一百余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同学参加。
讲座开始前,锁凌燕教授向范为先生表示欢迎,并感谢他对北大经院学术活动的支持。范为先生作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硕士校外导师,也表达了自己来到北京大学与同学们线下分享交流的喜悦。他表示,疫情之后全球的经济金融模式发生了重要变化,希望今天的讲座能给同学们带来启发和思考。
范为先生发表演讲
在讲座中,范为先生从“‘平行世界’与金融周期”、“2022年经济形势展望:宏观苟且”和“微观、宏观、金融与人生哲学”三个角度对后疫情时代的世界金融模式进行了介绍。
首先,范为先生从全球央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长期经济增长的有效性角度入手,介绍了与金融周期有关的理论研究。他发现,近150年全球主要经济体政策利率达到了人类历史最高水平。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虽然在短期稳定了金融市场,带动了实体经济的反弹,但无法在长期推动经济的稳定增长。从金融周期的角度来看,2020年世界将进入过去十二年来的第四个金融扩张周期,全球“三国演绎”格局将从“增量博弈”阶段进入到“存量博弈”阶段。此外,新冠疫情等“黑天鹅”事件对全球一体化的产业链带来冲击,加速了“平行世界”的形成。
讲座现场
接下来,范为先生从日本战后经济腾飞的历史经验入手,分享了他对2022年我国经济形势的展望。1953年-1973年,受益于廉价劳动力的供给、极高的储蓄率、政府的家长式指导和庞大的先行投资,战后的日本实现了经济的腾飞。随着日本产业结构升级,1973年-1990年日美贸易摩擦不断加剧,纺织品战、钢铁战、彩电战、汽车战、半导体战接连上演,对日本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因素。美日之间的贸易战为判断我国经济发展走势带来启示。过去二十年,我国每年有数千亿美元的贸易顺差,“中国奇迹”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极好的外部账户。面对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未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在于不断推进要素市场化,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以“需求升级”为发动机、以“供给升级”为启动器、以“金融供给侧改革”为加速器、以“数字经济发展”为新赛道的发展模式。
讲座现场
随后,范为先生分享了他比较看好的投资领域。他认为,未来投资的“小三驾马车”包括“碳中和”投资、乡村振兴和城市更新。在“碳中和”领域,由于所有的能源都要先转换成电力,未来的基建投资将不会再是大面积的修桥修路修房子,而是转为与电力基础设施相关,因此电力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预期成为未来基建投资的很大组成部分。在乡村振兴领域,2021年6月多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将土地出让金划转给税务部门征收,由此可以看出政府希望将土地出让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大力推动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因此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乡村振兴都是较好的投资方向。在城市更新领域,经历了十年高速增长的城市化进程在未来可能会减弱,投资方向将由大建新区转为在现有城区的基础上进行城市更新。
讲座现场
最后,范为先生从“统计数据的剖解”案例入手,针对经济学背后的人生哲学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学会深入剖析数据结构,能够帮助我们理清数据之间的逻辑,更好地认识金融市场。
演讲环节结束后,锁凌燕教授向嘉宾赠送了定制纪念品,并对范为先生的精彩演讲表达感谢,希望讲座和交流能够给同学们带来启发。讲座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
锁凌燕教授向范为先生赠送纪念品
嘉宾简介
范为,博士,博士后,申万宏源证券固定收益融资总部总经理,清华大学研究院、金融硕士导师,北京大学金融硕士导师,曾任吉林团省委书记助理、国家发改委债券预审员、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基金业协会专家。研究方向包括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在国际、国内刊物和会议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中国证券业协会重点课题1项。
下期预告
11月11日,国信证券首席金融行业分析师王剑将为同学们带来讲座《银行业分析方法》,敬请关注。
供稿单位: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
供稿人:韩笑
摄影:李佳盈
美编:初夏、予戈
责编:量子、禾雨、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