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我走进北大经济学院这个群体,至今已近20个春秋。每每忆及领导、同事及同学们的关切、鼓励,依然感动如初。北大经院的发展目标是建设国际一流的经济学院,躬逢其时,可谓幸运之至。
走过马寅初铜像,我感受到蕴藏其中的力量。这位刚正不阿的北大学长,第一代北大经济学人,一个迎着质疑执着前行的理想主义者,在众谤声中,凛凛风骨。其处事为师,却极谦逊、豁达。属于北大经济学院的流金岁月,由严复、李大钊、马寅初、赵迺抟、陈岱孙、樊弘、陈振汉、熊正文、杜度、赵靖这些非凡的人物组成。关于前辈学术思想的故事,使他们的形象生动而传神。
当年,北大校园流行一个引用率很高的词组,就是“科教兴国”。至今犹记得庆祝建院10周年的庆典,祝辞中提到的奋斗目标。教育面临一场深刻的革命。如何改革应试教育体制弊端,培养跨世纪的高素质人才,被认为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所在。人们感叹,与一般人相比较,这个时代的经济工作者更需具备一种变革意识。时事变迁,穿过一个世纪的风雨,北大经济学科恪守着经世济民的庄严承诺。
属于我的流金岁月,由一些看似琐屑的记忆构成。
1998年开始,根据院领导制定的学科发展战略,我有幸和数量经济学教研室同事一起,参与财政学系的创建工作。当新的千年来临时,我们迎接了财政系第一届学生。我们借鉴国内外高校财政学科设置的经验,编制教学计划,为财政系的发展争取社会支持,为学生社会实践寻求机会和资金帮助。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财政厅,浙江省财政厅,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国税局,甘肃省财政厅,中央国债登记有限公司,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等等,都留下了北大师生的足迹,成为财政系教学科研的九游会平台的合作伙伴。
追踪真实税收负担问题,我们开展过多项研究。其中,《间接税负担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分析》从间接税角度研究中国税制对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该文通过税前、税后基尼系数等收入分配度量系数变化的比较,分析中国目前间接税收入分配效果和不同收入阶层税收负担的实际情况。
工薪收入是低收入人群的主要收入来源。为了发挥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分配作用,必须使得收入增加所得税负担增加,并且减少低收入和中等收入者的税收负担。我们运用经验研究的方法,研究工薪税税基分布和税率适用情况,提供工薪所得税实际负担状况的信息,考察工薪所得税的税级蔓延现象,分析收入分布下工薪所得税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由于税级蔓延的缘故,工薪所得税主要作用是提供财政收入而非调节收入分配,低收入和中等收入者承担了工薪所得税的大部分。我们提出调高标准扣除的建议,其中有关收入分布结构的研究,有助于了解目前个人所得税税收负担和税收调节的实际效果,为税收政策分析、个人所得税收入预测和工薪税率结构设计提供了基础信息,为政府变更税率设计和扣除、宽让等措施提供了依据。2005年1月,这一研究报告提交给财政部税政司和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司,得到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
为让学生尽快掌握财政学知识,在传统教学手段基础上,我尝试采用案例分析、专题访谈等方式进行教学活动,补充课堂上的理论阐述,努力使《财政学》形成立体、开放的课堂体系。“税收仲裁法庭”上,某跨国公司总裁与政府税务官员就连属企业转让定价问题唇枪舌剑。双方都经过周密的市场调查,得到的论据充足,你有法典为证,我有先例可援,法官最终不得不折中处理,以双方都能认可的交易价格结束问询;模拟电视采访的现场,节目主持人手持话筒,对社会保障制度专家进行采访,专家系统而又侧重地就美国、欧洲与中国的社保制度及其优缺点侃侃而谈;辩论赛上,辩论双方为政府是否应当支持公共交通系统争得面红耳赤,难分伯仲。
一位听课同学记录了以上细节。她发表在《北大青年》的文章,这么写道:“这就是我们的课堂,仍然有板书笔记,仍然有师生之别。所不同的是,授课方式的转变背后是思维方式的转换。打破了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程式:老师敢于摆脱书本的框框,在设计课程模式的过程中把知识面的‘广’与专业点的‘精’相结合,通过别开生面的教学形式,让我们在笑声中思索。每堂课后围住老师探讨各种问题的学生们,正是由于新颖生动的课堂教学的启发,才迸射出进一步求知的精神火花。”
有一个学期,我的《财政学》课上,总能在第一排看到一位胖胖的女生。她身材不高,脸色灰白,但眼光清澈。这位同学,是天津一所大学的毕业生,家境贫寒。为成为一名北大经院的研究生,她放弃求职。我们成了忘年之交的朋友。她给我写信:“3月的北京还很冷,自己独自一人在北大飘来飘去,真的很不适应,尤其是以这样的身份。整天心情郁闷。觉得天空也是灰暗的。但还好的是心中有梦想。”游学生活很苦很难。有段时间,她似乎放弃了。但不久之后,在校园里突然听见身边有人喊我,转身就见到她的灿烂笑容。
很遗憾,这位同学最终落榜,与她的北大失之交臂。不知道她是否依然怀揣梦想。“这一段时间,真的会成为一生中最珍贵也最难忘的记忆。忘不了在北大聆听大师讲课的情景,忘不了坐在北大教室里的那种略带紧张和兴奋的心情,忘不了北大同学的热心帮忙,更忘不了老师们的可爱表情”。她在信上说。这是一段属于她的流金岁月。
我珍藏着一些照片,是和一届又一届学生的合影。记得一个个远行的主题。因为是出发,心灵就格外地神圣起来。我们组织学生暑期“财政与当代中国”的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已坚持14年。背着行囊,师生们的足迹遍布甘肃宕昌、定西,贵州湄潭,重庆,山西太原,浙江金华、萧山、开化,广东佛山、云浮、清远、四会等地,使财政学的课堂得到延伸;记得同学们张罗着成立财税学生协会,经常受邀参加他们的活动;记得他们编辑的《桑塞部落》、《财赋》等刊物。商业气息围裹着校园,但他们的文字给人的印象,常是一种幽静,一种秀美,一种湛蓝。光阴荏苒,我们正越来越远离照片里的那些年代,远离照片里那种青春飞扬的情境。院友的邮件中,追忆他们的青春岁月,叙述的多是梦萦母校的感怀——
犹如海外留学生会更加爱国,离开财政系才愈觉财政系的温暖与可贵。老师们的帮助和教诲充满真诚与善意;同学间的互助和共同成长让自己长久受用;系友分布在政、商、学各领域,视野开阔、资源丰富;学到的知识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对工作大有裨益。也许以后将很少有时间回系里看看,但财政系的老师和同学那儿,将永远是可以说说心里话的地方。
三尺讲坛,映射的是真理的光辉;一方教室,回响的是智慧的激辩;社会实践,我们体会着基层财政官员的酸甜苦辣;国际交流,我们领略了学术大师的真知灼见。在财政系,我们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有思维的启迪和人格的完善,我们收获的不仅是个人的成长,更有良师益友一路相伴的情谊。
毕业快五年了,每年都会回到系里,和老师聊聊工作,谈谈生活,财政系给了我们起飞梦想的翅膀,也给了我们停泊避风的港湾。老师的谆谆教诲一如当年那般慈祥和蔼,而我也仿佛回到了难忘的青春岁月,这种感觉真是美好。
当年,立志于提高全社会福利的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财政系。现在,如愿以偿踏上公务员队伍的我非常庆幸于当年的选择。念书时,财政系严谨务实的求学之风给了我们成长的动力,和谐温暖的师生关系给了我们家一样的归属感。走进社会后,更加感受到“财政系@北大”的分量,她给了我们更坚实的起点去拼搏成长,给了我们更广阔的舞台来挥洒青春!
我所体悟到的财政系,是个在求知旅程中,给了我视野、梦想与信仰的引路人;是个在面对抉择时,教我放手一搏、举手无回的护航者;是个在离开校园后,还时时惦念、总想再回来窝一会儿的温情港湾;我想,“亲人”或说是“家”,不过如此。
……
1902—2012,中国高校经济系科成长的110年,风雨如磐,薪火相传。110周年庆典在即,重温往昔,让我从更高的层面阅读传统,理解传统,担当起延续传统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