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2日晚上,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举办的经济史工作坊在线上举行。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孙传炜副教授作为演讲嘉宾,以“a theory of aristocracy(世袭贵族体制的理论分析)”为题,为经济学院40余位师生做了学术报告。工作坊由经济学院郝煜长聘副教授主持。经济学院管汉晖长聘副教授、吴泽南长聘副教授、赵一泠助理教授、mark hup助理教授,光华管理学院翁翕教授、颜色副教授,长江商学院陈雨新助理教授,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徐志浩助理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游五岳老师,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刘丛助理教授参与了工作坊。
首先,孙传炜介绍了其研究的主要动机。这篇文章研究了历史上世袭贵族体制向官僚精英体制的转变。该研究以中国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日本,朝鲜和越南作对比,构造理论模型说明了官僚制与中央集权制度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央控制的郡县和贵族世袭的藩在地理分布上的不同,中国早熟的官僚精英体制以及中国与日本,朝鲜,越南在体制过渡方面存在的差异。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官僚体制的国家,秦朝时已经设立了郡县制,并在唐宋之际完成了由世袭贵族制向官僚体制的转型,因此以中国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是理想的选择。
随后,孙传炜详细讲解了其文章中的理论模型。相对于世袭的贵族而言,官僚阶层由于缺乏长期激励,其对中央政府的忠诚程度较低。当帝国维持中央集权十分困难时,采用世袭贵族制往往是必要的选择。世袭的贵族与皇帝的亲缘关系使得贵族在很大程度上与皇帝拥有相同的利益。该理论模型还说明,交通的发展和识别人才方法的出现将促进官僚制的发展。此外,更为广阔的疆域会增加维系贵族阶级的难度,从而使得帝国拥有更强烈的推动官僚化的动力。
最后,孙传炜简要概括了研究结论:世袭分封制度并不仅仅是因为统治者想将资源分配给自己的亲属,这一制度也考量了帝国的政治利益并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同时,社会和技术的进步将推动世袭制向官僚体制转变。这一历史研究对当前的家族企业,精英政治等热门话题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与会师生与演讲嘉宾就模型的基本假定,中央集权与分权的具体含义,官员的长期激励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交流。本次学术报告圆满结束。
主讲人简介
孙传炜,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教授,研究领域包括经济史和政治经济学,擅长中日之间的比较制度分析。他于西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于2011-2012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尼豪斯全球化与治理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工作(niehaus center for globalization and governance),并于2020-2021年在斯坦福大学行为科学高等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center for advanced study in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工作坊简介
2018年10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和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达成框架合作协议,约定采用轮流主持的方式共同举办工作坊,正式建立了科研领域的交流创新合作机制。2019年,根据协议,先后启动了七个工作坊:政治经济学工作坊;国际经济学与实证产业组织工作坊;宏观经济学工作坊;微观理论经济学工作坊;计量、金融和大数据分析工作坊;劳动-健康经济学工作坊和发展与公共财政工作坊。2019年举办了127场活动。截至2020年年底,工作坊共举办209场活动,这些活动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国内外一流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学院之间的学术资源整合和人才培养,提升了广大师生和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水平。2021年伊始,北大经济学院继续扩大工作坊规模、扩展合作范围,与光华管理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共同举办了“经济史”工作坊;与国家发展研究院、现代农学院共同举办了“生态、环境与气候经济学工作坊”工作坊;打破高校间壁垒,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共同举办了“风险、保险与不确定性”三校联合工作坊。截至2021年上半年十个工作坊共计举办了315场活动,其中2021年上半年举办了106场活动,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化合作,为广大师生的学术交流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
供稿单位:经济学院科研办公室
供稿人:马宁宁
美编:夏冰冰
责编:量子、禾雨、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