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9日中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举办的经济史工作坊在北大经院科研创新基地举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经济学包歌副教授作为演讲嘉宾,以“omnia juncta in uno: foreign powers and trademark protection in shanghai’s concession era(融合为一:上海租界内的外国企业竞争与商标保护)”为题,为经济学院十多位师生作了学术报告。工作坊由经济学院赵一泠助理教授主持。经济学院赵留彦副教授、郝煜副教授,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谢丹夏副教授、徐志浩助理教授,长江商学院陈雨新助理教授参与了工作坊。
包歌首先对研究内容进行了总体介绍。20世纪初上海租界内各国企业发展活跃,但在法律体系方面存在着很多混乱情况,包括没有统一的商标管理法律依据。1923年北洋政府颁布的《商标法》是20世纪初我国第一部国家级的《商标法》。作为政治角逐的产物,它对原来缺乏知识产权保护的市场环境构成了一个外生冲击。该研究则主要探讨《商标法》对上海租界内企业经营的影响。
通过整理1872-1941年上海租界内的企业信息,该研究采用双重差分方法,检验了《商标法》出台对正品生产企业和仿冒品生产企业的规模、价格水平、广告行为等方面的影响。该研究发现,在《商标法》出台后,西方企业中商标密集型企业的规模(雇员数量)显著上升,而中国、日本企业中商标密集型企业规模则显著下降。在这一过程中日本企业还增加了商标密集型的产品、加大了广告投放,试图创造自己的品牌。西方企业则更深度地融合进本土市场,更多地雇佣中国雇员、让中国员工担任经理或销售岗位、和中国代理企业进行合作等。但研究没有发现《商标法》对于价格的显著影响,关于《商标法》引起的福利变化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与会师生与演讲嘉宾对该研究的历史背景、结果的解释渠道、在国家能力主题上的深化等方面进行了精彩的互动交流。本次学术报告圆满结束。
主讲人简介
包歌,现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经济学副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研究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2015年,包歌毕业于乔治华盛顿大学(美国),历任乔治华盛顿大学艾略特国际事务学院与经济系双聘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国际贸易,房地产金融。研究成果发表在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applied economics,world economy, journal of real estate finance and economics、《财贸经济》、《中国金融》以及《中国外汇》等国际国内顶尖学术期刊,并在诸多一流杂志担任匿名审稿人。主持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世界银行研究项目、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以及地方政府等十余项课题。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工作坊简介
2018年10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和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达成框架合作协议,约定采用轮流主持的方式共同举办工作坊,正式建立了科研领域的交流创新合作机制。2019年,根据协议,先后启动了七个工作坊:政治经济学工作坊;国际经济学与实证产业组织工作坊;宏观经济学工作坊;微观理论经济学工作坊;计量、金融和大数据分析工作坊;劳动-健康经济学工作坊和发展与公共财政工作坊。2019年举办了127场活动。截至2020年年底,工作坊共举办209场活动,这些活动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国内外一流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学院之间的学术资源整合和人才培养,提升了广大师生和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水平。2021年伊始,北大经济学院继续扩大工作坊规模、扩展合作范围,与光华管理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共同举办了“经济史”工作坊;与国家发展研究院、现代农学院共同举办了“生态、环境与气候经济学工作坊”工作坊;打破高校间壁垒,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共同举办了“风险、保险与不确定性”三校联合工作坊。截至2021年上半年十个工作坊共计举办了315场活动,其中2021年上半年举办了106场活动,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化合作,为广大师生的学术交流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
供稿单位:经济学院科研办公室
供稿人:汪欢颜、魏桥乔
美编:初夏
责编:量子、禾雨、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