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经院工作坊第351场
生态、环境与气候经济学工作坊
主讲人:
樊胜根(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讲座主题:
全球食物安全与资源环境挑战
主持人:
侯玲玲(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助理教授)
参与老师: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季曦副教授,国家发展研究院周咏梅教授,现代农学院解伟研究员、王悦助理教授
讲座内容:
当前农业食物系统面临多重挑战和风险。2020年全世界有7.2-8.11亿人面临饥饿,与2019年相比增加了1.61亿,食物不足发生率在2019年至2020年间从8.4%升至约9.9%,到2030年实现零饥饿目标已变得更具挑战性。而水、土地、气候变化等环境恶化及生物多样性减少威胁着农业食物系统。农业挤压环境安全边界;水污染日益严重,淡水资源短缺形势严峻;土地退化、土壤荒漠化和盐碱化、水土流失等现象十分严重,农业用地受到影响;气候变化也已影响了全球粮食安全,给农业增加不确定性风险;基因、物种、生态系统等多个层面的多样性减少威胁着农业生产。这一切均严重阻碍着农业食物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也进一步对粮食安全产生影响。因而,必须创新政策、制度、技术来促进农食系统的转型,使其兼具高产高效、低碳、健康营养、有韧性、可持续、包容性,以实现人类健康和地球健康双赢。
北大经院工作坊第352场
发展与公共财政工作坊
主讲人:
abhishek nagaraj(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助理教授)
讲座主题:
数字化与实体商品的需求:基于谷歌图书的证据
主持人:
郑恩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助理教授)
参与老师: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李力行教授、席天扬长聘副教授,经济学院刘冲长聘副教授
讲座内容:
首先,abhishek nagaraj介绍了研究背景。谷歌图书工程电子化了大批图书资源,被誉为“当代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在电子化哈佛大学图书馆藏书的过程中,由于九游会平台的版权限制,只对公共九游会平台的版权和出版于1923年前的图书进行全文电子化,而对于1923年后出版的图书,仅电子化了摘要,由此形成了控制组和干预组。哈佛图书馆将25万本书全文电子化,而出版于1923-1943年的数量相近的图书没有被全文电子化。abhishek nagaraj使用在2003-2011年有借出记录的88006本图书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7743本被全文电子化,而50263本没有被全文电子化。他将这些图书与npd bookscan上的销售数据和bowker books-in-print上的图书出版数据进行了匹配,以研究这些图书的销售情况。
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未经电子化的图书,全文电子化可以将这些图书的实体书销售量提高5-8%。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对于在电子化前(只考虑2003年和2004年)没有销售量或销售量小于500的图书,电子化对销量的提升作用较为明显,而且对于没有销售量的图书,提升作用最为显著;但是,对于销售量大于500的图书,电子化对销售量没有显著影响。同时,电子化还会提高相同作者未被电子化的其他图书的销售量。此外,电子化还使出版商得以再发现部分冷门图书,增加这些图书的再版版本。这都显示了电子化能够使得冷门的图书更容易被搜寻到,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提高了这些图书的销售量。电子化对实体书销售的影响是正面而非负面的。
北大经院工作坊第353场
计量、金融和大数据分析工作坊
主讲人:
雷震(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行为经济与行为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访问学者)
讲座主题:
风险资产的禀赋效应:来自行为实验的证据
主持人:
黄卓(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长聘副教授)
参与老师: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张俊妮长聘副教授、孙振庭助理教授,经济学院刘蕴霆助理教授、王熙助理教授
讲座内容:
风险决策一直是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但是风险资产初始禀赋对风险决策的影响却少有关注。该报告构建了一个基于现状的参照依赖行为模型,发现将风险资产作为参照点能降低因损失厌恶所带来的心理成本,决策者初始持有风险资产将增大其最终风险资产配置比例。该报告设计了2×2 的风险资产配置实验来检验该理论假说,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保持一致,且这一常被忽略的风险资产的禀赋效应占总的风险资产配置份额高达13.5-25%。这一发现对于理解风险资产配置行为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对解释和预测个体、家庭、企业以及政府广泛存在的风险决策行为提供了全新视角。
北大经院工作坊第354场
微观理论经济学工作坊
主讲人:
柯荣住(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
讲座主题:
招聘经理(hiring managers)
主持人:
石凡奇(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
参与老师: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吴泽南长聘副教授,国家发展研究院胡岠助理教授,光华管理学院翁翕教授、刘烁助理教授,清华大学吴星晔助理教授
讲座内容:
招聘对每个组织都至关重要,而招聘经理更加重要。然而,很难为负责招聘的人设计激励计划来雇用更好的候选人。衡量其在招聘方面的表现也很有挑战性。柯荣住及其合作者开发了一个招聘经理候选人的简单模型,以捕获其在招聘阶段的战略判断力。招聘经理的私人激励促使他增加筛选工作,这不仅有利于他自己,而且通过产生扭曲程度最小的排序结果也有利于委托人。为了证实这一理论预测,柯荣住及其合作者使用了12752名在1400年至1580年间通过了46次科举考试(cse)的考生的历史数据集。这在历史上相当于明朝(1360-1644年)朝廷官僚最理想职位的筛选。在这次实证环境中,校长是皇帝,招聘经理是担任临时考官的高级官僚,候选人是通过cse进入官僚体系的男性。实证结果表明,考官在评估接近通过/不通过边界的考生时,倾向于通过其家乡省份的考生。然而,这种地区偏袒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为委托人带来利益。为了发挥这种区域优势,考官需要加大筛选力度,这导致他雇佣的所有成功候选人在聘用后表现优异(相对于缺乏战略判断力)。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工作坊简介
2018年10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和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达成框架合作协议,约定采用轮流主持的方式共同举办工作坊,正式建立了科研领域的交流创新合作机制。2019年,根据协议,先后启动了七个工作坊:政治经济学工作坊;国际经济学与实证产业组织工作坊;宏观经济学工作坊;微观理论经济学工作坊;计量、金融和大数据分析工作坊;劳动-健康经济学工作坊和发展与公共财政工作坊。2019年举办了127场活动。截至2020年年底,工作坊共举办209场活动,这些活动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国内外一流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学院之间的学术资源整合和人才培养,提升了广大师生和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水平。2021年伊始,北大经济学院继续扩大工作坊规模、扩展合作范围,与光华管理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共同举办了“经济史”工作坊;与国家发展研究院、现代农学院共同举办了“生态、环境与气候经济学工作坊”工作坊;打破高校间壁垒,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共同举办了“风险、保险与不确定性”三校联合工作坊。截至2021年上半年十个工作坊共计举办了315场活动,其中2021年上半年举办了106场活动,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化合作,为广大师生的学术交流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
供稿:经济学院科研办公室
美编:初夏
责编:量子、禾雨、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