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经院工作坊第738场
国际经济学与实证产业组织工作坊
主讲人:龚开济(香港科技大学助理教授)
主持人:莫家伟(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
讲座主题:tickets to the global market: first u.s. patent awards and chinese firm exports
参与老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杨汝岱教授、田巍长聘副教授、刘政文助理教授、石凡奇助理教授、吴群锋助理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lukas hensel助理教授,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王歆助理教授、徐铭梽助理教授
讲座内容:
龚开济利用中国海关与美国专利的匹配数据研究了国际专利活动如何影响新兴经济体的企业的出口行为。为了识别是否拥有美国专利与企业出口之间的因果关系,他将美国专利商标局分配审查员时的随机性作为美国专利授权的工具变量。龚开济发现,获得首次专利使企业实现了更高的出口增长。之后,他检验了几个可能的渠道。龚开济指出,这种专利对企业出口的促进效应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保护美国专利相关产品的制度发挥作用的。通过区分出口产品和目的地,他发现,拥有美国专利向进口商传递了积极的信号,表明企业具有生产高质量产品的能力和履行合同的信誉;但并没有发现获得美国专利的企业可以获得资金支持或促进后续创新。
北大经院工作坊第739场
宏观经济学工作坊
主讲人:王萍萍(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
讲座主题:中国人口统计与人口趋势
主持人:李博(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
参与老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陈仪副教授、韩晗长聘副教授、李伦助理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赵波长聘副教授、余昌华长聘副教授、李明浩助理教授
讲座内容:
王萍萍对中国人口统计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包括中国人口普查情况,人口变化形势和人口地域分布特征等。接着,她运用现实中的例子介绍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过程中的所遇到的问题及所发现的情况。王萍萍将背景介绍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据此总结当前我国的人口形势。我国人口大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城市地区,特别是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呈现出显著的地域差异性;年龄结构上,伴随着新生儿出生率的降低,人口老龄化形势加剧。最后,她提到人口统计下一步可能的改革方向,指出人口统计中应防止重复劳动、减少经费支出,提高人口统计效率和数据质量。
北大经院工作坊第740场
风险、保险与不确定性经济学工作坊
主讲人:张临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助理教授)
讲座主题:cyber risk assessment for capital management(服务于企业资本配置的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方案)
参与老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郑伟教授、贾若长聘副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冯润桓教授、刁莉助理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魏丽教授、陈泽副教授等
讲座内容:
张临风主要聚焦于新兴的网络安全风险(cyber risk)研究,他向与会师生们分享了其最新的研究成果:一个针对网络安全风险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如何识别网络安全风险影响企业经营的传导机制,从而为配置风险管理工具提供指引。
首先,张临风介绍了研究背景。近年来网络安全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受到高度关注。工业界开发的风险管理框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难以识别量化具体的网络安全风险、缺乏成本收益分析等。他提出一个双支柱风险管理框架。其中,第一支柱是识别网络安全风险传导机制,第二支柱是运用不同风险管理工具对冲网络安全风险。
接下来,张临风详细介绍了框架构建方法。第一,建立结构方程模型以识别网络安全风险影响企业经营的传导机制。结构方程模型包括不同风险诱发事件、网络安全缺陷、企业关键资产三个风险传导层级,通过转移矩阵相互连接,刻画风险损失的联合分布。结构方程克服了由于数据匮乏而难以模拟传导机制的问题;第二,建立最优化模型确定最优的资本配置以对冲网络安全风险。公司资本主要配置于三类风险管理工具:增强抗风险能力的投资、购买保险、预留风险准备金。他以机会成本衡量资本错配,以最小化风险管理工具投资和资本错配为目标函数,兼顾公司总资本预算约束,解出风险管理工具的具体配置方案。
最后,张临风利用一家征信评级公司的实际数据进行案例分析,识别网络安全风险对信评公司的影响机制和潜在损失,为该信评公司如何购买保险、进行网络安全投资等资本配置提供了九游会平台的解决方案,证明该风险管理框架的现实可行性。
北大经院工作坊第742场
经院-全健院
“健康与劳动经济学”工作坊
主讲人:单晓月(新加坡国立大学经济系助理教授)
讲座主题:online vs. in-person instruction: do women learn better in the classroom?
主持人:潘聿航(北京大学全球健康研究院助理教授)
参与老师: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秦雪征教授、石菊长聘副教授、姚奕长聘副教授、王耀璟助理教授、袁野助理教授、梁远宁助理教授、庄晨助理教授,北京大学全球健康研究院刘国恩教授、吕蓓妮助理教授、孙宇副研究员、林昊翔助理研究员、杨佳楠助理教授
讲座内容:
本次讲座的主题为“线上和线下教学对女性学习表现的影响”。从文献中看,线上教学对不同性别学生的学习表现存在争议。2020年秋季学期欧洲某大学的教学政策随机将学生分配为线上教学组和线下教学组;基于这一教学政策,单晓月及其合作者利用这一田野实验的数据,检验了线上教学对学习表现的影响。文章关注了1300多个样本在四门课程中的学习表现。根据学校的政策,每位学生都会被分配到至少一个线上和线下教学组。作者主要使用同一门课程的学生间和同一学生的课程间的成绩区分,发现提升10%的线下教学能够将学生成绩约提高1%的标准差,且这一结果在女性学生中更显著。
在基线结果的基础上,单晓月及其合作者进行了详细的渠道分析。为了解释女性学生的成绩提升,文章提出三种机制:女性学生在线下课堂中接受的教学质量更高、提问的难度较小、并且更看重课堂参与感。作者通过分析课堂参与率和课程调查的结果,发现了支持上述渠道的实证证据。此外,在课程早期时,女性学生是否参与了线下教学对学习表现影响尤为明显。单晓月及其合作者使用了独特的田野调查数据,为线上教学对学习表现的性别差异提供了实证证据。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工作坊简介
2018年10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和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达成框架合作协议,约定采用轮流主持的方式共同举办工作坊,正式建立了科研领域的交流创新合作机制。2019年,根据协议,先后启动了七个工作坊:政治经济学工作坊;国际经济学与实证产业组织工作坊;宏观经济学工作坊;微观理论经济学工作坊;计量、金融和大数据分析工作坊;劳动-健康经济学工作坊和发展与公共财政工作坊。2019年举办了127场活动。截至2020年年底,工作坊共举办209场活动,这些活动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国内外一流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学院之间的学术资源整合和人才培养,提升了广大师生和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水平。2021年伊始,北大经济学院继续扩大工作坊规模、扩展合作范围,与光华管理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共同举办了“经济史”工作坊;与国家发展研究院、现代农学院共同举办了“生态、环境与气候经济学”工作坊;打破高校间壁垒,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共同举办了“风险、保险与不确定性”三校联合工作坊。2021年10个工作坊共计举办了193场活动。2022年下半学期,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与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合力打造了“经院-全健院健康与劳动经济学工作坊”。截至2022年底,10个工作坊共举办了184场活动,总计586场活动。2023年9月新增 “行为与实验经济学工作坊”,10月新增“数字经济工作坊”,目前学院共有12个工作坊开展活动。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化合作,为广大师生的学术交流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
供稿:科研与博士后办公室
美编:初夏
责编:度量、雨禾、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