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经院工作坊第769场
微观理论经济学工作坊
主讲人:jingfeng lu(professor,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讲座主题:all pay quality-bids in score procurement auctions
主持人:
吴泽南(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长聘副教授)
石凡奇(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
参与老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胡涛副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刑亦青长聘副教授,深圳大学经济学院陈博副教授
讲座内容:
在本次报告中,jingfeng lu分享了在计分采购拍卖中全支付质量投标的研究。在计分采购拍卖中,采购商依据质量和价格设定一个计分方式。供应商有不同的类型,且类型为他的私人信息,高类型的供应商面临高生产成本。供应商汇报其质量与价格,最终分数最高者赢得拍卖。已有文献大多假定输掉拍卖的供应商无需进行支付,而他则放松了这一限制,假定输掉拍卖的供应商需要按所投标的质量,以某一比例支付相应的生产成本。接下来,jingfeng lu对模型进行推导,发现全支付的特性会激励供应商提供较低的质量以规避失败风险,但对采购商收益的影响方向不确定。如果采购商选择对供应商需要支付的生产成本进行补偿,那么供应商将会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并且得到更高的收益,但这以采购商收益和社会总剩余下降为代价。最后,他求解了采购商的最优计分方式,这一计分方式是拟线性的。
北大经院工作坊第772场
数字经济学工作坊
主讲人:李振华(蚂蚁集团研究院院长)
讲座主题:ai大模型的产业影响及蚂蚁实践
主持人:李博(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
参与老师: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秦雪征教授、陆方文教授、李权副教授、贾若副教授、莫家伟助理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翁翕教授
讲座内容:
首先,李振华介绍了ai大模型概况。他指出,ai大模型是生产力的新范式,其特点是获取知识的边际成本为0。ai大模型将在各行各业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它将对技术架构带来新变化,使得产业链价值快速提高。当然,相较于传统ai模式,ai大模型更通用也更低成本,让ai更普惠。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的产业it花费更偏向硬件,而美国在ai等软件布局上更有优势。随后,李振华分析了ai大模型对产业的商业影响,同时也为听众描述了未来生活中ai承担的角色。最后,他分享了国内垂直大模型的实践,并详细介绍了蚂蚁金融在此方面的工作和尝试。
北大经院工作坊第773场
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经济学工作坊
主讲人:李江龙(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
讲座主题:转移支付与能源贫困 (reducing energy poverty by nearly universal pension coverage of rural china)
主持人:季曦(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长聘副教授)
讲座内容:
李江龙教授分享了有关中国农村新农保推行对能源贫困影响的最新研究。首先,他对能源贫困进行了介绍,能源贫困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能源消费削减,进而影响到健康和福利状况。造成能源贫困的原因主要有三:过低的家庭收入、过高的能源价格、不充分和落后的能源设施,而在中国造成能源贫困的主要原因是过低的家庭收入。当家庭收入过低时,固体燃料如秸秆、薪柴等成为重要的能源使用的替代,然而固体燃料使用有很多负面后果,如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和不利于收集者(通常是老人、妇女、儿童)的人力资本积累。
在这一背景下,减少能源贫困最直观的方式是增加收入。所以评估基于收入的公共政策如何影响家庭的能源消费行为(如数量、形式)格外重要。然而在这一问题上,严肃的因果关系识别中存在很多问题,如遗漏变量的偏误和反向因果的存在。尤其是后者,能源贫困可能会通过影响劳动力供给、健康状况、学业表现等影响收入状况。如果进行严谨的因果推断,最理想的设计是随机收入增加对能源消费行为造成的系统性差异。文章通过关注更有可能受到能源贫困影响的弱势消费者,并利用准自然实验来衡量基于收入的公共政策的影响,为能源贫困发生原因、社会保险社会经济影响和家庭能源消费行为三支文献做出了贡献。
李江龙教授表示,中国农村新农保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准自然实验,这一政策为超过60岁的农村老年人提供每月的额外收入。这一收入增加基于外生的年龄变量,创造了近乎随机的收入方面的变化。如果其他特征在60岁年龄附近(如55-65)没有系统性的差异,那么能源行为方面的显著差异可以归因为是额外收入的影响。本研究主要关注的指标是是否使用现代商品能源和能源支出。
研究首先统计了新农保基准部分对农村老年居民的收入具体数额的影响,发现新农保政策实施后,老年居民收入增加约为包括青壮年在内的典型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7-8%,甚至超过子女转移支付,可见是一个较大的收入冲击。基准回归结果表明,得到新农保收入后,无论是能源还是电力支出均显著增加了约9%,约为8块钱(10-12度电)。进一步区分能源形式发现,得到新农保收入后,气电使用概率显著增加约12%,秸秆薪柴使用概率显著降低10%,煤炭使用概率显著降低5%,验证了收入增加对能源贫困的环节。在结果有效性部分,李江龙教授介绍了一系列rd的有效性检验,发现年龄这一驱动变量和各协变量均较为平滑,所以可以合理把能源行为的系统性差异归因到新农保带来的收入变化。他进一步指出由于生命周期假说人们可能会产生预期反应,导致估计偏低。研究通过试点与否和年龄距年龄的距离两个差分构建did模型,发现交互项不显著,即不存在预期反应,进一步探究原因发现流动性约束限制了透支收入。研究还排除了包括生活方式的变化、家庭居住安排的变化的竞争性假说。研究进行了包括删除前三个月、前六个月样本、进一步缩减窗为57-63岁、更换估计方式、更换聚类方式的稳健性检验。此外,研究还进行了其他的讨论,如老年人劳动力供给、自评健康、生活满意度、非能源支出和总支出的变化,总体来说缓解了农村老年群体能源贫困、提高了福利水平。
最后李江龙教授指出,文章主要讨论了收入增加对老年脆弱群体能源消费行为的影响,推广到社会需要进一步证据支撑。文章为农村新农保福利增进进行成本收益的估计提供了另一个视角,即中老年群体能源贫困状况的缓解和进一步导致的人力资本积累收益等。
北大经院工作坊第774场
宏观经济学工作坊
主讲人:王有捐(国家统计局城市司处长)
讲座主题:我国cpi编制方法及统计解读
主持人:李博(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
参与老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陈仪副教授、韩晗长聘副教授、李伦助理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赵波长聘副教授、余昌华长聘副教授、李明浩助理教授
讲座内容:
首先,王有捐介绍了cpi的概念及作用。cpi能够反映通货膨胀(紧缩)的程度、用于国民经济核算、用于计算货币购买力、作为社保标准调整的依据等。随后,他对我国cpi编制工作进行介绍,主要分为四个阶段,1951年-1978年,编制零售物价指数和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在全国29个城市组织调查;1979年-1993年,编制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农村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居民生活费用总指数,在全国226个市县开展调查;1994年-2000年,构建国家、省、市(县)三级cpi体系;1994年,国家统计局正式取消编制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改为编制cpi。同时,编制流通领域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2001年-至今,构建横向可比的cpi体系。之后,王有捐介绍了我国cpi编制方法,即确定调查目录,选定调查网点,选取调查代表规格品。最后,他对我国今年以来cpi统计进行了解读并预测了未来发展方向。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工作坊简介
2018年10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和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达成框架合作协议,约定采用轮流主持的方式共同举办工作坊,正式建立了科研领域的交流创新合作机制。2019年,根据协议,先后启动了七个工作坊:政治经济学工作坊;国际经济学与实证产业组织工作坊;宏观经济学工作坊;微观理论经济学工作坊;计量、金融和大数据分析工作坊;劳动-健康经济学工作坊和发展与公共财政工作坊。2019年举办了127场活动。截至2020年年底,工作坊共举办209场活动,这些活动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国内外一流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学院之间的学术资源整合和人才培养,提升了广大师生和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水平。2021年伊始,北大经济学院继续扩大工作坊规模、扩展合作范围,与光华管理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共同举办了“经济史”工作坊;与国家发展研究院、现代农学院共同举办了“生态、环境与气候经济学”工作坊;打破高校间壁垒,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共同举办了“风险、保险与不确定性”三校联合工作坊。2021年10个工作坊共计举办了193场活动。2022年下半学期,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与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合力打造了“经院-全健院健康与劳动经济学工作坊”。截至2022年底,10个工作坊共举办了184场活动,总计586场活动。2023年9月新增 “行为与实验经济学工作坊”,10月新增“数字经济工作坊”,目前学院共有12个工作坊开展活动。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化合作,为广大师生的学术交流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
供稿:科研与博士后办公室
美编:芋圆、初夏
责编:度量、雨禾、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