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1日下午,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的“第四届中国百所经济学院院长论坛”之分论坛六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305会议室以云端对话方式举行。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李俊青担任论坛召集人和主持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亚光、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系副主任陈仪担任联系人。本场分论坛的议题是“增强我国经济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增强我国经济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分论坛
本场分论坛的参会嘉宾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吴三忙,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谢富胜,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副院长熊金武,新疆师范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徐妍,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乔晗,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马涛。
首先,李俊青对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组织召开此次院长论坛给予了高度评价,对各位参会嘉宾表示了感谢,同时也倡议嘉宾们对如何“增强我国经济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展开深入和充分的讨论。
吴三忙表示增强我国经济学研究的国际影响需要对国际学术前沿进行追踪,从国际优秀学术成果中获取的新思想和新观念有助于拓宽理解我国经济运行的视野,在此基础上应注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与此同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紧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经验,只有把中国故事讲好,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经济学的国际化。他还介绍了资源环境经济、绿色经济、碳减排、矿业生产链等重点研究方向和领域,突出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学科优势。
谢富胜基于比较和批判的视角,介绍了国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进展以及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其中的地位。他认为应充分认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揭示经济社会运行规律的核心功能,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一门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可建设的学科。国内的经济学者在研究时不应一味地仰视国际,也不应照搬外国模式,更不能陷入某些主流话语体系“二分法”非此即彼的“陷阱”中,而应主动进行多时段、多国别的比较研究以博采众长。最后,他提出应将经济学研究划分为“统计层次——真实层次——生产层次”,从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进行经济学探讨。
熊金武根据经济史学科的特点指出,伴随着近代以来中国与西方的历史大分流,经济学科也表现出了“西学东渐”的特点,并且在改革开放之后西方经济学再次在中国广泛传播,但我国的经济实践表明,经济学理论的拿来主义、本本主义是非常局限的,因此我国经济学的发展应走向基层、回到历史,去发掘和归纳我国经济发展的鲜明特色,并在未来努力实现“东学西渐”,最终才能提高中国经济学研究范式和方法的国际影响力。
徐妍指出,作为国内高校经管学院的年轻成员,新疆师范大学商学院正在尝试结合区域特色推进经济学学科建设,探索一条助力我国经济学国际化的新道路。
陈仪结合自身研究经历分享了关于提升我国经济学国际影响力的思考。首先,他援引了林毅夫的观点,认为一个国家的社会科学的影响力与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是成正比的,因此我国的经济学要想最终实现国际化还需我国的经济发展能够在国际上具有主要影响力。其次,陈仪指出应辩证对待国内外经济学科研究的共性,一方面我国的经济学需要走出一条与西方的经济学不同的道路,但另一方面也需要尊重科学本身的演进规律,“范式相同,以理服人”才是中西方经济学科对话的基础。陈仪提出应让国内的优秀经济学研究成果“走出去”,以使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
张亚光重点探讨了中国需要怎样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经济学,尽管目前国内经济学界关于中国问题的经济学研究已很深入,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方法也涌现不少,但距离中国理论的最终成型仍有较长的跨度。他进一步指出应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内涵与逻辑架构,并清晰地与古典政治经济学、前苏联政治经济学和西方新政治经济学等政治经济学流派的研究范式相区分,从而推动中国经济学研究迈上新的台阶。
乔晗基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特色,针对未来如何增强我国经济学的国际影响力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尝试在数字经济领域进行突破,因为中国目前经历的数字经济运行实践在西方经济学发展的过程中未曾出现,所以这为我国经济学的突破提供了重要的契机;二是结合计量、统计、大数据等技术的演进,我国经济学的发展可以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论上进行革新。乔晗认为我国应形成具有影响力的经济活动组织以团结国内众多的经济学者,发出统一的中国声音,形成优秀的中国智慧。
马涛强调增强我国经济学的影响力的核心在于对问题的回答以及如何将经济学研究和新的社会问题相匹配,例如环境污染对市场配置的影响,数字化的冲击等。在这些问题上形成更有穿透力的理解与共识,是我国经济学在未来发展的重要动力。他指出,在经济学研究中提炼中国经济事实和经验,将会对我国经济学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产生重要影响。
李俊青总结发言并指出,中国经济学的国际影响力既需要经济学界的孜孜追求,更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同时这项任务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它必然面临着诸多挑战。李俊青最后呼吁与会同仁共同努力,让中国经济学成为经济学世界舞台上的主角。
供稿单位:科研与博士后办公室
供稿人:刘朝煜
美编:初夏
责编:量子、禾雨、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