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国际交流工作,加强与英国高校的合作,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师生团组于8月23日至29日赴英国牛津大学奥利尔学院(oriel college, university of oxford)和剑桥大学麦格达伦学院(magdalene colleg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访问,并联合举办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首届欧洲论坛活动。本次论坛以“‘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global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e belt & road”)为主题,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与世界经济发展形势,深入探讨了“一带一路”倡议与其带来的世界各国合作发展新机遇。
本次出访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董志勇教授带队,副院长张辉教授、副院长秦雪征教授、院长助理陈仪副教授,王跃生教授、叶静怡教授、张博教授、周建波教授、苏剑教授、北京大学留学生办公室副主任李慧芬、经济学院10名学生代表等随团前往并出席论坛。牛津大学奥利尔学院院长尼尔·门多萨(neil mendoza)、副院长兼财务主管威尔夫·史蒂芬森(wilf stevenson)、牛津大学奥利尔学院暑期课程主任、环识国际cbl首席执行官杜米尼克·万纳尔(dominik wanner)、牛津大学经济学家安德鲁·法罗(andrew farlow)、以及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蒋永穆教授、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邓翔教授及龚勤林教授等做为嘉宾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
8月25日下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首届欧洲论坛主论坛在牛津大学奥利尔学院哈里斯讲堂顺利举办,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师生代表、牛津大学奥利尔学院师生代表、四川大学教师代表以及部分北京大学杰出校友参加论坛活动。
论坛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秦雪征主持。秦雪征教授简要介绍了论坛的举办背景和目的,并对与会的嘉宾和校友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在中美贸易摩擦激化、世界保守主义和民族主义抬头的大背景下,跨文化沟通与合作显得尤其重要。本次论坛将致力于构建促进中欧学术界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进而推动双方经济合作迈上新台阶。
秦雪征副院长主持论坛,他指出,本次论坛将致力于构建促进中欧学术界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进而推动双方经济合作迈上新台阶
董志勇院长首先发表了开幕致辞。他由一组表现过去四十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数据切入,用五个“转变”总结中国经济发展取得成功的五个主要原因:由计划经济体制转为市场经济体制;由封闭经济转为开放经济;由中央动员转为地方竞争;个人权益由政府保护转为产权保护;资源分配由政府官员转为企业家。然而,他指出,在巨大的经济成就背后,中国经济面临着三个长期挑战,包括经济结构如何转型、如何切实提高人民的真实收入水平、如何建立一个惠民和普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而在短期里,消费增长放缓、投资增长减弱、制造业增长迟滞、行业和区域间不平衡加深、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和债务问题加剧、资本市场缩水、融资成本高、产权歧视导致私营企业危机感以及金融体系脱实向虚等问题,也不容忽视。
董志勇院长发表开幕致辞,用五个“转变”总结中国经济发展取得成功的五个主要原因
随后,牛津大学奥利尔学院院长尼尔·门多萨发表欢迎致辞。他首先向由董志勇院长带队的经济学院代表团表示诚挚的欢迎。他认为,在当前的背景下召开论坛探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经济合作与发展问题是相当必要的。他充分肯定中国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所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随着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包括英国在内的整个世界必须加强和中国的思想交流和经济合作,从中国的发展经验中寻找新的发展可能,与中国一道为世界的共同繁荣做出贡献。他指出,从学术交流的层面看,八年来奥利尔学院积极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开展合作,尽管中英两国如同两所学院一样彼此存在诸多差异,但我们都拥有对未来的美好愿景,也必将在未来进行更深入的合作交流。他引用一句奥利尔学院传颂的格言作为结语送给欧洲论坛:砥砺进取,锐意创新(keep initiative, and pursue the sharp innovation)。
尼尔·门多萨(neil mendoza)发表欢迎致辞,他引用一句奥利尔学院传颂的格言送给欧洲论坛:砥砺进取,锐意创新(keep initiative, and pursue the sharp innovation)
开幕致辞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和牛津大学奥利尔学院举行了合作签约仪式。董志勇院长和尼尔·门多萨院长分别在合作书上签字,并交换了纪念品。
在简短而庄重的签约仪式后,论坛进入主题演讲环节。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苏剑、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邓翔、牛津大学奥利尔学院暑期课程主任、环识国际cbl首席执行官杜米尼克·万纳尔、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姚奕和牛津大学经济学家安德鲁·法罗分别进行主题演讲。
苏剑教授分享了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新框架。他指出,新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框架对当下的经济环境分析已经存在滞后,必须将创新动力、市场开放等概念更有效地引入宏观经济分析中。为此他提出了总供给—总需求—市场环境三维调控理论。
邓翔教授聚焦于中国区域发展政策的历史脉络和效果问题展开了演讲。他指出,中国经济发展之所以能够实现“奇迹”,与全国统筹下的区域均衡发展政策和各个定向扶持政策密不可分。
邓翔教授聚焦于中国区域发展政策的历史脉络和效果问题展开了演讲
杜米尼克·万纳尔讲述了“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经贸合作(asean)的情况。他从合作的历史源流、目前形势、未来发展三个层次依次进行了介绍,并强调中国未来的经济潜力巨大,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巨大。
杜米尼克·万纳尔(dominik wanner)讲述了“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经贸合作(asean)的情况
姚奕副教授则重点探讨中国车辆保险市场化改革对保险公司市场竞争力的促进作用。她指出,近年来中国保险市场快速发展,而这一切与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密切相关。她的研究充分证明消除监管和推进市场化改革释放了保险市场的活力,促进保险公司的发展,从而获得更大的市场竞争力。
姚奕副教授则重点探讨中国车辆保险市场化改革对保险公司市场竞争力的促进作用
安德鲁·法罗则以“地球健康”为主题,介绍了“一带一路”促进世界环保事业的贡献。他认为,中国国内的环保标准和环保政策实施力度具有极高水平,如果能够借助“一带一路”将这些标准和政策在沿线国家,将会极大推进世界环保事业。
安德鲁·法罗(andrew farlow)则以“地球健康”为主题,介绍了“一带一路”促进世界环保事业的贡献
在主题演讲后,蒋永穆教授发表闭幕致辞。他用“感激”、“感悟”、“感动”三个词来总结对于欧洲论坛成功举办的感受。他感激于北京大学与牛津大学强强联合,呈现出这样一次精彩的论坛,给予了大家这次文化和学术交流机会;感悟于英国校园文化的深邃,并联想到牛津、北京与四川的文化相通之处;感动于每位到场嘉宾和工作人员辛勤的付出,并祝福未来的论坛能够越办越好,中英学术和文化交流继续深入。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蒋永穆发表闭幕致辞,他用“感激”、“感悟”、“感动”三个词来总结了对于欧洲论坛成功举办的感受
同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在牛津与剑桥分别举办了多场学术交流活动。8月24日上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在牛津大学奥利尔学院举办了本届欧洲论坛的第一场学术交流活动。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龚勤林主持本场学术活动。高明、郝煜、崔巍和张博等人先后就中国创新力的发展、16-19世纪中国国家能力的变化、幸福感和信任感对家庭金融决策的影响以及自然资源中olg模型的均衡效率等问题汇报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在场师生就中国创新问题、国家能力衡量问题、幸福感的测度问题、olg模型均衡状态下的效率标准问题等展开了激烈的讨论。8月27日上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在剑桥大学麦格达伦学院开展本届欧洲论坛第二场学术交流活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助理院长、副教授陈仪主持本次活动。王熙、季曦、李权和周建波等人分别就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应用、新生态经济学构想、全球贸易中增值产品空间的新变化、中国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等问题汇报各自的研究成果。在场师生就人工智能、全球生产价值链等各自关注的话题与汇报者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本届海外论坛暨首届欧洲论坛活动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加快国际合作进程的又一次积极探索,论坛期间经济学院先后与牛津大学奥利尔学院、剑桥大学麦格达伦学院、伦敦大学学院经济学系等达成了合作共识,这使得经济学院的国际化建设往前迈进重要一步。与此同时,本届论坛活动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师生走出国门、了解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与国际留学者对话创造了良好的国际化学术交流平台,极大地拓展了学院师生的国际视野,加深了学院师生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识与理解,为扩大并提升经济学院的国际影响力与国际化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供稿 | 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公室
美编 | 豆荚
校对 | 阿布、禾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