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冲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
cliu.econ@pku.edu.cn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进一步明确了创新在经济发展与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创新事业,提供了人才、税收、金融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就创新活动本身来看,一方面,创新资源投入不断增加,r&d(研发)人员总量为世界第一,r&d经费总额为世界第二;另一方面,创新活动产出也逐步增长。截至2015年,中国发表的sci论文被引证次数为60.0万次,占全球比重达到19.9%,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位居世界第一。
然而,在辉煌的数量优势背后,我国创新质量不尽人意。我国国际科技论文数量居世界第二位,但在高精尖领域(如先进材料、信息通信技术与高端医疗仪器上)自主创新成果仍然很少,如具有较高含金量的pct认可专利,仅占到中国专利申请总量的4%。科技成果转化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专利技术交易率只有5%。在企业层面,创新本应是采取新技术与新工艺,带来生产效率提升的一种实质性活动,但我国企业自主研发的激励较弱,即使是在上榜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中,平均研发强度也只有1.24%,远低于世界500强公司3%到5%的范围。此外,基础研究领域投入不足也成为我国一块明显的短板,近年来我国基础研究方面投入占研究总投入的比例仅为4%,远远低于oecd国家17%的整体水平。
中国创新质量不足的现状,不仅具有发展中国家的普遍性,还有着自身的特殊性。笔者认为这需要我们从制度设计、创新氛围、融资环境等角度来寻找深层问题与根本解决办法。
一、改革科技管理体制,激励高质量创新
为了提高企业科技创新力,近十年来,很多地方政府出台了旨在促进企业多申请专利的政策,对专利的申请与维持给予补贴,对拥有专利的企业实行税收优惠。但这种片面强调专利数量的政策可能会导致部分企业为了税收优惠而去购买没有实际产出的专利,个人为了得到奖励而频繁申请技术含量不高的专利。2015年,中国国内专利授权数量世界第一,但其中超过60%的专利是含金量较低的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专利。在更能反映专利质量水平的三边专利的申请中,美国和日本企业的申请数量是中国的10倍以上。
笔者认为,我国应从注重数量逐步转向注重科研成果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对高质量成果的奖励。在科技投入上,对人才的重视应强于对先进设备的重视。在评价考核上,高校应改变单一的评价指标,准确评价多种形式的研究活动。政府在对企业进行政策支持时,也要注意避免对市场的过度干预,更多鼓励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同时加强对创新文化的培养。正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改革科技管理体制”一样,力求创造公平、健康、有活力的创新环境,把握好多方面的平衡。
二、产学研协同,培育创新氛围
在知识经济时代,能创造知识的不仅是传统的大学与研究所,企业同样是知识产出的重镇;另一方面,能带来经济产出的不仅是企业的产品技术,还有高校的研发成果。因此,由洞悉市场需求的企业与长于原理技术的高校、院所合作,可以在现代科技成果转化这一复杂的链条中,实现各个环节的优化分工。
在产学研协同领域走在前列的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了企业、非盈利机构、大学、政府共同合作的社会创新生态体系。例如美国,在大学内部已经建立起技术转化办公室、概念证明中心、科技园等多样化的孵化机构,甚至是大学衍生企业——他们既熟悉科技转化的流程,又能有效确定研究的市场潜力,在大学成果应用过程中发挥显著作用。
自1992年国家经贸委、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共同组织实施“产学研联合工程”以来,我国建设了一批产业化基地、毗邻高校建设国家科技园、推动80%以上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与大学合作开发,产学研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不同体制的分隔,社会创新文化氛围不浓,我国院所、高校、企业各自作战的局面尚未被真正扭转。《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大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放创新资源,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形成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三者的合作将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这同一链条上的各个环节相互促进,未来还可从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之间个别单向的联合走向三者多向的联合,这对于我国企业创新活力的增强、大学体制的转型都有关键意义。
三、强化金融支持,优化创新环境
科技企业前期高风险、高投入的特点决定了其非常需要金融支持。我国金融体系以商业银行为主,而商业银行需要抵押资产与稳定回报,与科技型企业在风险、流动性方面不能较好适应。很多具有成长潜力的科技企业都是中小企业,这一批企业得不到资金支持,是我国经济创造力的一个长期阻碍因素。针对我国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现状,我们应该鼓励商业银行创造适应不同需求的科技信贷产品,减少期限错配,搞活融资渠道。
科学技术的创新从产出看有正外部性,从投入看有风险性,由政府提供担保,信用等级更强,可以使科技企业更容易在资本市场获得更加低成本的资金。笔者认为可以尝试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进一步优化科技企业、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
多元化的创新发展离不开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针对我国风险投资、天使投资发展不足的现状,可将创业投资、天使投资税收优惠政策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同时适度放松对风险资本来源的限制,增强其组织的灵活性。还可不断丰富信用债市场,丰富适合中小企业的高收益债券、项目收益债等融资产品种类。强化升级本土金融市场,有助于我国把握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转型的大势。
四、结语
世界正进入一个科技格局与产业结构迅速变化的时期,但我国在核心领域关键技术上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格局还没有根本改变。我国创新环境建设仍然需要完善:用数量衡量成果,导致创新高数量、低质量;学术、科技转化难,创新氛围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创新优势小;银行信贷、政府补贴有限,创新成本较大;更重要的是在高端人才资源上受到严重制约。
当前我国的科技创新迫切需要由数量到质量的转变,从科技大国转变为科技强国的任务也非常艰巨。除了广大科技人员要志存高远、勇攀高峰外,尤其需要政府部门锐意改革,为自主创新提供科学的机制保障和良好的创新环境:去除制度障碍,实现院所、高校和企业的协同创新;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创新效率;改变单一的论文导向,让各类研发活动得到合理的评价。我国提出要在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在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要实现这一目标,设计出合理有效的创新创业政策,推动创新事业取得实质性的发展,仍然需要智慧与决心。
附:作者简介
刘冲,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清华大学经济学博士后。研究领域为公共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应用微观计量经济学。近年来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金融研究》、《世界经济》等国内外著名学术杂志发表论文二十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基金、博士后特别资助等多项科研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