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过去五年,风雨兼程。在新冠疫情等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下,中国经济稳中有进,发展质量稳步提升。无论是从总量还是增量来看,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始终不减,长期向好的格局也始终未变。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科学决策,也得益于中国自身独特的制度优势和要素优势。在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有望从危机中稳定复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努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逐步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一、回顾过去五年,中国经济虽历经挑战但韧性十足。
自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以来,中国经济稳步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从总量来看,中国经济稳步增长,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从2018年到202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92万亿元增长到121万亿元,五年年均增长5.2%,稳居世界第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6.6万元增长到8.6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49万亿元增长到58万亿元;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稳步提升,居于世界前列;对外贸易持续发展,2020年首超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
从效率来看,中国经济迸发创新活力,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随着中国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推进科技自立自强,r&d 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新产业蓬勃发展,新动能作用凸显,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向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高端加速迈进,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重大进步,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从可持续性来看,中国经济发展的平衡性不断增长,共同富裕不断推进。我国已经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摘帽,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我国推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 年下降48.4%,2005年以来累计节能量占全球50%以上。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的深入推进以及教育体制、社会保障制度、医药卫生体制等的不断改革,我国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份成绩单着实是来之不易。在过去五年中,中国经济面临的危险重重、冲击不断,但与此同时,中国经济也在接二连三的风雨洗礼中历经考验、不断成长。这不仅证明了中国经济在应对短期突发事件时的强大适应力,同时也表明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态势不会改变。
二、5%的目标是国家在疫情过后,结合国际格局变化,本着实事求是、科学研判的精神做出的理性判断。
5%的经济增速目标不是一个冰冷的数字,其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主体。无论居民个人还是企业,都是我国经济增长重要的推动者、奠基石。这一经济增速目标切实反映了党中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也深刻表明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党中央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我们就要不断制定新的阶段性目标,一步一个脚印沿着正确的道路往前走。”“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迈入新发展阶段,经济增长既要有“量变”,也要有“质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也是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前提。
这一增长目标是党中央综合研判当前国内外形势做出的科学部署。从国内形势来看,随着疫情逐步好转,稳经济政策持续落实,居民消费迎来高峰,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经济复苏的步伐稳中有进,国内消费和投资有望恢复常态。就外部环境而言,地缘政治冲突、逆全球化浪潮等仍然势头不减,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也给我国经济发展构成了不小的挑战。尤其是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全球能源危机蔓延,不少发达经济体通胀高企,继而对我国出口也造成严重影响。在此基础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5%的经济增速目标,充分反映了党中央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既是科学务实之举,也是严谨客观之态。
具体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这一增长目标。
第一,这一经济增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中国经济,在惊涛骇浪的国际经济波动中坚定自主发展经济、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战略定力体现。2022年,尽管面临疫情与外部环境的巨大压力,我国经济保持了稳健发展的基本态势,经济长期向好发展的趋势得到了延续。202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人均gdp为8.57万元,增长3%;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5.3万元/人,比上年提高4.2%。面对巨大困难,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干部群众团结努力、不懈奋斗共同取得的成就。
可以预见的是,由于已知的和未知的众多重大冲击事件,今年的国际经济、外部环境仍旧难以太平。今年5%左右的经济增速目标,预示着我国经济将延续去年稳健发展的基本态势,也展现出党中央在面对可能出现的惊涛骇浪,对全局性把握和发展我国经济、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信心与决心,也进一步证明了,中国经济发展是党带领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产生的,不是别人的赠与,也不是任何人的恩赐产生的。
第二,这一经济增速目标符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有较大的可行空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变。只要笃定信心、稳中求进,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中国经济所具备的韧性、潜力和活力,为实现今年的经济增速目标提供了基本依据。
实际上,如果我们定一个更高的增速目标,从技术上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政府手中还有很丰富的政策手段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但是,经济既要有增长,也要保证经济增长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去年在取得全年3%增速的同时,一方面,我国经济安全问题始终得到了较好保障。粮食增产丰收,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8653万吨。高技术制造业发展进一步加快,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4%。另一方面,这一经济增速伴随着物价与就业水平的总体稳定。2022年我国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而美国、欧盟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物价水平全年处于高位。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超额完成1100万人的全年预期目标任务。今年的5%的经济增速目标,延续了长期以来的我国对这些综合发展目标的并重,兼顾了增长可行性与必要性、经济安全性稳定性,体现了中央把握经济发展与增长问题时整体考量的系统性。
第三,这一经济增速目标在逐渐地走出疫情影响,是我国走向“后疫情经济”的基本出发点。过去三年,疫情给我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去年我国的经济增长就具有典型的“疫情经济特点”。去年一季度同比增长4.8%,二季度增长0.4%,三季度增长3.9%,四季度增长2.9%。二季度与四季度增速相对较慢,因为这两个季度内奥密克戎病毒影响最甚。从产业结构上看,2012-2019年,我国第三产业增速长期维持在8%左右,显著高于整体经济增速,而2020第三产业增速只有1.95%,2022年仅增长2.3%。服务业是受疫情冲击最大的产业,这两年也正是疫情较为严重的年份。
今年的经济增速目标为未来的后疫情时代,我国经济恢复新常态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从春节前后的生产、消费形态来看,目前我国经济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恢复。各地政府也正在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大力出台经济发展政策。我国是一个超大型发展中经济体,区域性经济发展协调也至关重要。从目前公开数据看,2023年31省份提出的增速目标介于4%到9.5%之间,各省根据自身发展阶段特点制定的增速目标,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一差异性也正体现出多样性,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为实现特定的经济增长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虽然当前经济仍存在着债务等问题,但中央政府仍旧有较大的政策腾挪空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不会被短期的困难所压倒。
三、实现5%的经济增速目标需要牢牢把握当前经济的主要矛盾,切实解决有效需求不足这一核心问题。
从2021年的数据来看,我国消费占gdp的比重约为65.4%,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消费信心不足、内需疲弱是短期内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短板。而在当前外需不振的大背景下,未来一段时间,以扩大内需为基点的国民经济循环特征会更加明显。一方面,我国拥有14亿人口,是当之无愧的人口大国,居民消费市场广阔。故此,在充分考虑居民消费能力、消费意愿以及消费场景等多重因素的前提下,积极挖掘居民消费潜力,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全面落实扩大内需战略,促进国内居民消费市场的回暖升级。另一方面,需求端的增长离不开供给端的配合,两者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应进一步畅通供需两端循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强重点领域的投资建设,帮助中国经济朝着更高层次的高质量发展迈进,为提振消费、扩大内需保驾护航。
随着疫情逐渐步入尾声,当前经济复苏态势明显,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预期不振和信心不足,是近年来宏观经济运行中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信心不足往往会导致需求转弱,进而影响宏观经济整体运行态势。2023年政府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便是加强预期管理,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刺激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行为,引导市场主体正确认识和把握宏观经济基本形势,避免“一边倒”地认为经济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会走向衰弱。在财政政策方面,保持政策的积极、有效和连续,避免出台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强刺激政策,但也不应忽视财政资金本身的乘数效应、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体制基础,畅通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深化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使得财政政策的影响实实在在地惠及人民群众。在货币政策方面,适时适度调整货币政策工具,把握精准有力、相机抉择的政策原则,贯彻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统筹短期和长期政策目标,不搞大水漫灌,兼顾国内国外双重局势,把握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总体而言,通过财政货币政策的“双管齐下”,扩内需、稳增长,挖掘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2023年宏观经济有望实现全面向好发展。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要想实现今年5%的经济增速目标,需要抓住当前宏观经济最主要的矛盾,以稳经济作为各项政策发力的关键点,在保增长、保就业、保市场主体三方面下足功夫,多措并举解决当前有效需求不足这一现实问题。
第一,要尽快为市场主体“松绑”,激发市场活力。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广大市场主体,是经济增长的主力军。疫情期间,为了在特殊时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身体安全所采取的特殊管制政策,要尽快加以放开,持续加强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避免陷入低水平的“路径依赖”陷阱。要准确处理好基本矛盾在当前的展开形式。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总是在不断发展着。
第二,要进一步结合内需外需,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高质量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当前国内需求面存在有效需求、高质量需求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这一问题不是我国独有的,各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都在不同程度和不同维度上存在这一问题。以可比口径看,我国当前的人均gdp仍不到美国的五分之一,这一发展水平是理解我国内需问题的核心出发点。基于这一出发点,一方面,要在坚持发展高质量内需的基础上,继续推动高水平开放以利用好高质量外需。相比主要发达国家而言,我国人均gdp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引起运用比我国发展程度更高的外部市场以提供高质量外需,是补充我国内需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坚持内需外需互补的系统发展观念,在持续坚持对外高水平开放、扩大高水平外需的同时,发展好内需。另一方面,要推动需求侧改革与供给侧改革之间协同开展。供给侧改革的有效推进,能够为高水平内需建设提供基本动力;内需建设也为供给侧改革提供基础。不能脱离发展阶段谈论需求,也不能脱离供给面谈需求。
第三,要处理好外部压力与波动的国内应对与传导。可以预见的是,当前某些发达国家对我国的针对性施压是长期性的,给我国经济自主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外部压力。我们要沉着应对,既有理有据有格应对,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做到不被外部施压牵着鼻子走、避免低效率的机械性应对,以系统而完整的策略展开应对,持续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走好自己的发展道路。
第四,要慎重使用短期刺激手段,并处理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今年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与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的政策之间的平衡与协调。要发展好经济,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必不可少,需要以一定的地方财政予以支撑。而目前地方债务问题较为突出,形成了短期矛盾与压力。短期内,中央适时的统筹调度必不可少,而长期看,还要继续推动财税体制改革,促进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长期健康有效发展。
第五,要进一步推动有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深度改革。今年的发展目标能够实现且一定会实现,而另一方面,从长期来看更为重要的是树立起更强的更为长远的发展信心,理解并权衡好实现各个增速所需要的成本与收益。包括人口问题、央地关系、创新经济等在内的诸多深层次问题,不是短期现象,而是需要长期予以应对的问题,需要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与艰巨性,久久为功,不断推动改革加以化解。中央政府手中有丰富的政策手段可以调节好今年的经济发展,不仅要顾及当年的经济增速,也要考虑建设长期经济发展的长效体制机制建设,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决心推动部分重难点改革的推进。
四、中国经济的长期向好,离不开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一方面,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持续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持续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的根本保障。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离不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优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探索,中国通过一系列的顶层设计和“主动制度变迁”,实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两次经济状态跃迁,使经济演进不断迈上新台阶。中国经济基本面保持长期向好,也离不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而近年来,在国内外一系列风险挑战的冲击下,我国通过发挥新型举国体制,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和创造性,并成功抵御住一次又一次的重大突发事件,表现出“在夹缝中求生存”的顽强斗志,更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其独特的要素优势,尤其仰赖于政府对于劳动要素和人口红利的充分运用。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特点也在以往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当前人口增长的速度逐步放缓,人口红利几近消失,老龄化、少子化问题日益凸显。为保持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党中央进行了一系列制度调整,以应对即将出现的人口红利消失问题。例如,加快相关领域的政策出台,及时优化生育政策、降低育儿成本、提高人口质量,促进人力资本红利的加快释放。
虽然短期波动难以避免,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在制度优势和要素优势的双重推动下,我国经济未来发展的韧性十足、潜力巨大。无论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还是牢牢把握房地产这个经济“抓手”,抑或是激活民营企业的发展活力,都是党中央在经过深思熟虑、统筹研判下做出的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决策,也符合经济循环的一般规律。
在机遇方面,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式现代化将迈出坚定的步伐,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人口大国的优势有望为我国经济提供强有力的内需支持,城镇化发展仍有一定空间,供给侧结构性调整也有望为我国经济释放持久动力。在挑战方面,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过去以投资驱动为代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难以为继。这也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与此同时,由于市场体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创新驱动发展的局面还有待形成,中国企业整体仍缺乏创新活力。此外,就国外形势而言,西方国家在科技、贸易等领域对中国的“围追堵截”尚未止息,中国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外部挑战,因此也需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协力,共同应对和克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上的演讲中所说:“虽然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巨大压力,但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前途充满信心。”无论是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中国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决心和信心从未动摇,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的基本格局也不会改变。
五、针对当前老百姓较为关心的人口负增长、数字经济发展和外贸出口问题,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风险与机遇并存。
人口增长问题是当下人民生活的侧面反馈。过去十年间,我国人口死亡率相对稳定,一直保持在千分之七左右。而人口出生率则在持续下降,从2012年的千分之14.57,下降到2022年的千分之6.77。因此,我国人口增长减少的主因在于出生率下降,而出生率下降直接体现出的是青年人生活态度的变化、生活压力的上升。更好地提高了当下人们的生活水平,自然也能够提高未来人的到来比例,这是一个一体两面的问题。应当着眼于降低青年人和普通家庭的养老、婚配、生育的社会压力。不过也应当认识到,人口变化具有很强的趋势性,不是一个短期现象,而是一个需要长期予以应对的问题。
大家比较关心的是人口增速放缓带来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其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今年更是首次出现了人口负增长,人口问题引发的潜在风险愈发严峻。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既与经济发展带来的生育意愿下降有关,也与不同阶段人口政策叠加(如60年代前后的“婴儿潮”与80年代以来计划生育政策的叠加)带来的人口结构失调有关。因此,要全面看待当前的人口形势,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生成因素和异质性表现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政策举措。
数字经济发展需要加强底层基础设施建设,从多领域入手,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土壤”保障。一是重视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原创性创新,避免产权不明确抑制社会的创新动力,损害数字经济的长期增长潜力;二是重视战略规划,从制度设计、产业规划和基建政策层面大力支持数字经济发展,培养重点方向、鼓励新产业和新业态发展,先发展再监管:充分调动市场活力;三是加强法制建设,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促进和保障数字信息产业健康发展,划定好数字经济企业的责任承担,确保这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四是坚决以促进实体经济为目标发展数字经济,利用好我国实体经济的相对优势,充分发挥我国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也确保数字经济的发展不是空中楼阁,不是技术泡沫;五是重视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数字经济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的本质特征,决定了企业是数字经济的主要创新主体,而数字经济人才是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创新的核心驱动力。
我国外贸依旧韧性犹存,潜力巨大。当前社会部分人士将各大港口空集装箱堆积理解为我国海外需求萎缩,却忽略了这一现象的另一原因:我国在疫情期间生产了大量集装箱。当然国际需求确实在多重因素下显著下滑,我们从诸如波罗的海干货指数的近期走势就可以看出来,wto预计2023年全球商品贸易量或将只增长1%,但是这一国际需求冲击是世界各大出口国同时面对的,并不是单单中国一家。此外,有的社会人士认为世界“去中国化”会进一步压抑我国外贸需求。但是世界经济已经经过多年发展走到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很难将中美贸易下滑和美欧贸易上升直接联系到我国外贸下滑:世界生产和投资是一体的。从2022年的出口数据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东盟已经成为我国的最大出口目的地,并且持续了快速增长趋势,远超我国对美、对欧以及对日的出口增速。并且随着rcep协议持续发挥作用,我也相信我国外贸韧性也会得到持续提升。
董志勇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科学》主编。教学研究主要领域:计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行为金融学。
供稿:科研与博士后办公室
美编:初夏
责编:度量、雨禾、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