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增长5.2%,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超额完成全年预期“增长5%”的发展目标。
报告提出,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如何评价中国经济过去一年的成绩?又如何看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主要预期目标?对此,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经济学院院长董志勇教授接受了新京报记者的采访。
董志勇表示,去年实现5.2%的经济增速实属来之不易,这彰显了中国经济巨大的韧性、潜力和活力,提振了市场预期和经营主体信心。谈到当前的经济形势,董志勇表示,目前我国经济运行的多个领域、多项指标已经呈现出积极变化。展望未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长期向好的大势不可逆转。
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董志勇。郑新洽 摄
谈去年工作
5.2%的经济增速彰显中国经济巨大的韧性、潜力和活力
新京报: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2023年工作,你如何评价2023年中国的“经济答卷”?
董志勇: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实现平稳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这一年,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经济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
从经济规模来看,中国仍是全球增长的最大引擎。从经济质效来看,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此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扎实推进,分配制度日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提高,现代化建设成果得以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人民幸福安康水平不断提升,在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取得了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在国内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加速显现、国际不利因素影响持续加大的背景下,实现5.2%的经济增速实属来之不易,这不仅充分彰显了中国经济巨大的韧性、潜力和活力,还有效提振了市场预期和经营主体信心。
新京报:你说经济增速来之不易,那么在你看来,2023年取得如此经济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董志勇:过去一年,我国统筹稳增长和增后劲,突出固本培元,注重精准施策,把握宏观调控时、度、效,加强逆周期调节,围绕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延续优化一批阶段性政策,及时推出一批新政策,打出有力有效的政策组合拳。
具体说来,在扩大内需方面,我国围绕稳定大宗消费、扩大服务消费、促进农村消费、拓展新型消费、完善消费设施、优化消费环境等六个方面,提出20条具体政策举措,出台支持汽车、家居、电子产品、旅游等消费的政策,大宗消费稳步回升,生活服务消费加快恢复。
说到提振信心,过去一年,我国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加强重点领域支出保障,全年新增税费优惠超过2.2万亿元,同时,积极发挥政府投资的撬动作用,制定促进民间投资政策,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投资较快增长。为引导经营主体强信心、稳定社会预期,我国打出“民营经济31条”组合拳,各地也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更多合力,民营企业市场预期与发展信心得以进一步提升。
谈今年工作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长期向好的大势不可逆转
新京报: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你怎么看待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
董志勇:虽然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不少困难挑战,但从长远来看,经济发展具有良好支撑和许多有利条件,如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拥有超大规模的市场需求和完备的产业供给体系的优势,这为经济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也不会变。
此外,目前经济运行的多个领域、多项指标已经呈现出积极变化。比如国内国际经济循环不断改善,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合力支持下,我国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衔接更加通畅。
同时,科技创新正在催生新发展动能,2023年以来,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快速成长,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绿色智能产品蓬勃发展,以及由众多高素质劳动者构筑的人才优势,成为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的重要驱动力。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长期向好的大势不可逆转。
新京报:你认为,要想在今年保持经济合理增长,政府应该采取哪些政策措施?
董志勇:要实现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我认为,应该在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大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及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这六个方面下功夫。
比如宏观政策方面,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谨慎出台收缩性、抑制性举措,清理和废止有悖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规定,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还要用好财政政策空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增强财政可持续性,把经济发展稳在合理区间,巩固回升向好态势。
扩大内需方面,一方面要挖掘潜在需求,综合施策扩大内需,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另一方面,也要培育壮大新型消费,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需求,加快消费提质升级。
谈新质生产力
加快科技创新,打通国内大循环的断点堵点
新京报:在谈到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报告提到的第一项重点任务就是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你认为,应该如何提升新质生产力?
董志勇: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逐渐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包括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质生产力”将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当前日益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下,应充分认识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而要有效提升新质生产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推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融通。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为提升基础研究水平,应充分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科教资源优势和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成为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同时,基础研究必须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才能发挥它的最大功效。要打通产学研创新链、价值链,疏通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连接的快车道,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实现科研创新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三级跳”,把科技成果充分应用到现代化事业中去。
同时,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企业在产学研深度融合中的作用,特别是重点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提升产业竞争力。
还要加快培育一流研究人才队伍。加快科技创新、提升新质生产力,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要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推动实现科技人才“有能力创新”且“有动力创新”。
我们还要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科技创新,不断拆除制约科技创新的“篱笆墙”,加快经济“补短板”,打通国内大循环的断点堵点,有效增强我国产业链和供应链韧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需求,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着力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
此外,我认为,还要加快打造创新生态体系。一方面,畅通国内大循环,实现从科研到应用的跨越,需要不断打通创新链上的断点堵点,提升科技创新效率。另一方面,也要持续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扩大科学研究等国际交流合作,整合好全球创新资源,发挥好创新网络效应,实现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
谈金融
加强风险源头管控,完善金融安全防线和风险应急处置机制
新京报:在谈到今年的政策取向时,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到金融,提出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在你看来,金融应该如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服务?
董志勇: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已经成为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处理好实体经济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日益重要。
要让金融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须强化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能力。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健康高效运转的保障,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结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在宏观调节方面,增强政策的前瞻性,丰富工具箱,在必要时及时推出有效政策,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跟踪评估,以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为重要标尺,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增强资本市场的稳定性,维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在体制机制方面,要以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为牵引,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稳妥处置重点领域金融风险,高度关注地方债务、房地产市场、影子银行等风险点,着力加强风险源头管控,完善金融安全防线和风险应急处置机制,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
不断发展和壮大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具体来说,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为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奠定市场基础,引导和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开展科技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对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绩的评价考核力度,鼓励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长期稳定的融资支持。
进一步健全普惠信贷体系,降低综合融资成本,优化信贷投向,支持小微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及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鼓励商业银行为健康养老服务产业提供更加便捷和便宜的贷款支持,提高老年人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满意度。加大对数字金融的人才培养投入,全面推进金融领域数字化转型,深化数字技术金融应用,健全安全与效率并重的科技成果应用体制机制,搭建业务、技术、数据融合联动的一体化运营中台。
董志勇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科学》主编。教学研究主要领域:计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行为金融学。
来源:《新京报》
记者:吴为
美编:初夏
责编:刘越、度量、雨禾、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