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毫不放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并“加强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可以肯定的是,我国过去的十几年间在减少绝对贫困、帮扶弱势人群的征程中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一系列扶贫的重要举措,不仅为我国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做出积极贡献,而且推动了全球减贫事业的发展。自2021年以来,每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底线要求,并指明“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支持力度、推动脱贫地区帮扶政策落地见效”等具体安排。由此可见,国家对社会弱势人群的福祉十分关照和重视,而打破弱势人群“自强化陷阱”又是国家发展的重点和难点。笔者将结合政策文件,对持续帮扶弱势人群的关键问题和方向提出一些个人的思考和建议。
一、乡村全面振兴新阶段的弱势人群定义
我国自十九大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到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目标的过程中,注重对社会弱势人群的精准识别和精准帮扶。正得益于精准的弱势人群定义,我国在改善弱势人群社会经济状态方面取得了卓越的进展: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其中96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2021年4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强调了“扶贫必先识贫”,解决“扶持谁”的问题是成功改善弱势人群境遇的前提和关键。当前,我国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如何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要求我们继续对新阶段的弱势人群进行精准定义。这里有两点关键点。
第一,“稳定脱贫不返贫才是真脱贫”,这要求我们充分理解临时性和长期贫困之间的关系。根据一项调查,大约四分之一的美国家庭每十年中就有至少一年的收入是低于贫困线的,然而只有百分之三的家庭连续八年以上每年收入都低于贫困线。百分之三是个重要的数字,也是我国过去贫困村、贫困县退出的重要衡量标准。临时性贫困往往比长期贫困普遍得多,在发达国家如此,在我国亦是如此。长期贫困状态虽然发生率相对较低,但其影响却是较为严重的,需要我们重点关注。另外,临时性贫困可能转化为长期贫困,这也是我国对脱贫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五年过渡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刚过去的脱贫攻坚战中,我们让长期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的家庭走出了贫困状态,但如若这些家庭返回了原先状态,则只是临时性脱贫,落入了长期贫困的陷阱。因此,五年观察期对于新阶段的弱势人群定义是十分重要的。在计算贫困发生率时,识别贫困户的函数既要充分考虑长期贫困状况,也要谨防临时性贫困转变为长期贫困的趋势。
第二,加强健康视角,理解经济弱势与健康弱势之间的紧密联系,将它们相互强化形成的弱势陷阱作为定义弱势人群的重要维度。经济上的弱势(即贫困)往往导致个体和家庭无法获得充足的营养和优质的医疗服务,进而影响健康状况;而健康状况的恶化又会降低个体的劳动能力和生产效率,进一步加剧经济弱势。这正是萨克斯描述的贫困陷阱或称弱势陷阱的表现形式之一。健康弱势与收入弱势交织形成的弱势陷阱,成为当前阻碍我国乃至全球发展与治理的棘手难题。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早期因病致贫、返贫是导致大多数弱势家庭陷入弱势陷阱的主要原因。我国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因病致贫、返贫的比例在42%以上。根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抽样调查数据,我国高血压控制率仅13.8%,糖尿病控制率30.6%,高发地区重点癌症早诊率48%,这表明仍有大量人群处于健康劣势的状态。缺乏健康保障的个体与家庭更容易因病致贫,陷入弱势陷阱的泥沼中。健康不仅受收入水平、教育程度及生活习惯等多重因素影响,还作为人力资本要素对经济增长有着卓著贡献,是我们追求经济增长的终极目标之一,体现目的与手段的完美统一。在帮扶弱势人群、推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我们应在战略高度上认识健康的重要性,提高弱势人群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只有这样,才能打击恶性循环,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在定义新阶段弱势人群时,健康水平和风险应该成为重点考量维度。
二、追踪弱势人群在持续帮扶政策下的行为模式变化,注重健康和长期效益
我国通过实施“五个一批”进行精准扶贫,针对不同致贫情况分类施策、对症下药,体现出我国从根源上解决弱势问题的决心和努力。通过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和社会保障,我们将过去长期处于弱势状态的人群“扶上马”。现如今,如何“送一程”是新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议题。为了“见得草色新”,充分理解弱势人群的行为模式及其在政策下的变化是关键,而健康和长期效益是弱势人群不再返回弱势状态的有力保障。这里同样强调两个方面。
第一,深化对弱势人群行为陷阱的理解与应对,守住“不发生规模返贫”的底线。对弱势人群如何陷入并强化弱势陷阱的探究以及如何通过激励措施改变他们的健康和经济行为,对于政策制定者和社会治理者来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估计弱势人群的行为方程、面对不同帮扶策略时的反应模式以及这些策略如何影响他们的生活选择和决策,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弱势人群的真实需求。鉴于不同人群在年龄、教育水平、文化背景和社会地位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理解行为陷阱和激励的异质性反应有助于我们制定更为精准和有效的持续帮扶政策,推动不同人群在健康和经济上均衡发展。这不仅关乎物质财富的积累,更在于促进弱势人群在健康、教育、文化和社会参与等多个方面的全面进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2035年“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目标实现。
第二,将健康作为新阶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长效机制,注重可持续的策略与远期效应。在全球减贫事业和实践中,大量研究发现,弱势人群帮扶计划通常能够产生正向的心理和身体健康效应,但通常是短期的效应,并且也出现对健康无影响的可能性。鉴于健康与诸多贫困或弱势的“自强化因素”不可分割,实践中也出现了直接对健康弱势人群进行健康帮扶和干预的策略。我国也开展了健康扶贫工程,把健康扶贫作为脱贫攻坚重要举措,防止因病致贫返贫。然而,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克雷默曾指出,尽管低成本的预防医疗对未来入学、教育、工作等结局都有较大的影响,贫困和弱势人群对其支付意愿仍然较低,可能存在行为偏误——具体而言,就是即使弱势人群受到帮扶后拥有更高的收入与购买力,他们可能依然不具有恰当认知和健康素养,购买营养的食物、预防药物以增强健康。通过设计新阶段的持续帮扶策略,提高弱势人群的健康素养和他们对预防医疗的支付意愿,是保证脱贫攻坚成果得以持续并不断产生长远收益的关键。
三、考虑持续帮扶的外部性,既看直接效应也看溢出和整体效应
我国持续帮扶弱势人群的政策努力诚然对目标人群产生了显著的成效,国内外文献也陆续涌现出高质量的评估。例如,李芳华、张阳阳和郑新业2020年发表在《经济研究》的成果表明,我国精准扶贫政策显著提高了贫困户的劳动收入;尹志超和郭沛瑶2021年发表在《管理世界》的文章则发现,精准扶贫政策使贫困户人均消费提高。较遗憾的是,现有文献在探讨我国帮扶政策对整体人口与经济的影响时,往往将焦点集中在政策对象的直接效应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评估溢出效应和总体效应的方法论的重要性。这种倾向性的研究视角可能导致我们对帮扶政策的社会效应产生误解,因其忽略了政策实施后在社会和经济网络中可能产生的连锁反应和间接影响,而这些反应可能远远超出政策的直接目标群体。若我们在评估时忽略了这些效应,就可能会低估或高估政策的社会乘数效应,从而导致偏颇的成本收益分析。这需要我们运用更为精密和全面的方法论,更准确地理解政策的影响,为未来的持续帮扶政策制定和资源分配提供更为科学和可靠的依据。
庄晨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系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口健康和发展经济学。研究成果发表于《经济学(季刊)》、《中国农村经济》、china economic review和economics letters等国内外学术期刊。
供稿:科研与博士后办公室
美编:初夏
责编:度量、雨禾、雨田